原文链接:Vue的前世今生
Vue的前世今生
- 2013 尤雨溪个人项目
- 2014.2 0.1版本发布
- 2015.10 1.0版本发布
- 模板语法改进
- 2016.9 2.0版本发布
- 跨端
- 新的渲染机制
- 2019.10 3.0 alpha发布
- 性能
- 架构
- 按需引入
- Composition API
- Proxy observer
- AOT优化
Vue 1 响应式原理
构建响应式对象流程
- walk函数遍历data对象中的属性,调用defineReactive将其变成响应式对象
- 对于对象属性进行递归调用walk,以保证data整个对象树中的属性都是响应式对象。
- defineReactive中使用watchers数组储存watcher,使用Object.defineProperty的get函数收集watcher和返回值,set函数用来设置值和对watchers中的watcher进行视图更新。
Walk函数实现
function walk(data){
Object.keys(data).foreach(key => {
defineReactive(data, key, data[key])
//对象递归调用walk
walk(data[key])
})
}
defineReactive函数实现
function defineReactive(obj, key, value){
let oldValue = value;
const watchers = []
Object.defineProperty(obj, key, {
get(){
//收集watcher
watchers.push(currentWatcher)
return oldValue
},
set(){
if(newValue === oldValue) return;
oldValue = newValue;
watchers.forEach(watcher => wathcer.update())//更新视图
}
})
}
看了这么久Watcher到底是什么?
- Watcher用于获取数据和更新视图,并实现vue指令
- watcher从data中get数据render视图,同时data中的响应式对象劫持当前watcher并“储存”起来
- data更新数据会触发响应式对象的set函数,把get数据时“储存”的watchers取出遍历,“通知”其更新视图。
- watcher“接到data中的数据更新通知”,重新render视图。
- 视图发生变化会触发data的中响应式对象的set函数,循环形成数据流。
- 例:
// vm指向当前组件,el指向当前dom节点,第三个参数为标签类型,第四个为回调函数
// currentWatcher为全局变量指针
// 普通渲染的watcher
Watcher(vm, el, 'text', () =>{
// 将currentWatcher对象指向当前watcher(vdom节点)供响应式对象的get函数获取
currentWatcher = this;
// 读取显示的内容
el.textContext = eval('vm.data.text')
// 解绑currentWatcher,防止发生错误。
currentWatcher = null
})
//带v-if指令的watcher
Watcher(vm, el, 'text', () =>{
// 将currentWatcher对象指向当前watcher(vdom节点)供响应式对象的get函数获取
currentWatcher = this;
// 实现v-if指令,通过判断变量值决定是否显示该元素,v-show原理类似
el.style.display = eval('Boolean(vm.data.text)') ? 'block' : 'none'
// 解绑currentWatcher,防止发生错误。
currentWatcher = null
})
Vue 1 中存在的几个明显问题
- 启动时拦截所有组件的状态,进行递归响应式代理影响首次渲染速度
- 内存占用率高,一个“指令”,“computed计算属性”,“handlebar表达式”等等均需要创建一个watcher,watcher数量过多导致内存占用率高。
- 模板经过编译后直接操作dom,无法跨端。
Vue中的优化
- 新的渲染引擎 - vdom
- Watcher依赖力度调整
- 其他
- API、语法糖重新设计与定义
- 生命周期调整
- 双向数据流 -> 单向数据流
- 支持了jsx语法
- 等等...
新的渲染引擎 - vdom
//template
<template>
<div v-if="text">
{{text}}
</div>
</template>
// vue-loader 编译后的 compile render
// h函数用于生成Vdom节点,第一个参数为当前组件,第二个参数为属性,第三个属性为子节点
render(){
return this.text
? h(
'div',
null,
h(this.text, null,[])
)
: vm.createEmptyVNode()
}
Watcher依赖力度调整
watcher不再与单个dom节点、指令关联,一个component对应一个watcher,极大减少了vue 1 中watcher数量过多导致的内存问题。同时以来vdom diff在渲染时能以最小的代价来更新dom。
Watch(compoent, vm, 'text', () =>{
const newVnode = component.render()
const oldVnode = component.render()
//通过diff算法返回新旧节点的差异
const patches = vm.diff(newVnode, oldVnode)
// 通过patch函数对该组件应用差异
vm.patch(component, patches);
})
vdom带来的优势
- 框架屏蔽具体渲染细节,抽象了渲染层,组建的抽象能力得以提升,不再依赖浏览器运行,进而可以跨段,如SSR、同构渲染一姐小程序、weex、uni-app等框架。
- 通过静态分析进行更多的AOT(Ahead Of Time)编译优化。
- 附加能力:大量组件更新时以最小的代价去更新dom。
- vdom对比直接操作dom要慢,大部分情况下效率比vue 1 差,虽然牺牲了一点性能,但是使得vue获得更多特性及优化空间。
AOT编译优化
Cache static element
- 缓存静态节点、属性,避免重复创建
// 编译前
<div>
<span class="foo">
Static
</span>
<span>
{{dynmic}}
</span>
</div>
// 编译后
const __static1=h('span',{
class:'foo'
}, 'static')
render(){
return h('div', [
__static1,
h('span', this.dynamic)
])
}
Component fast path
- 编译后 直接判断是组件、原生标签还是文本节点,避免不必要的分支判断,提升性能。
- 提高vdom diff时的效率
Vue2优化前
- 每次都要调用h函数去做分支判断
// 编译前
<Comp></Comp>
<div></div>
<span></span>
// Vue2
render(){
return createFragment([
h(Comp, null, null),
h('div', null, [
h('span', null, null)
])
])
}
function h(type, attrs, children){
if(isComponent(type)){
//创建component vnode
return createComponentVNode(type, attrs, children)
}
if(isDomElement(type)){
//创建原生dom vnode
return createElementVNode(type, attrs, children)
}
//创建纯string节点
return createStringVNode(type, attrs, children)
}
Vue3优化后
- 编译后直接调用不同的createVNode方法
// Vue3
render(){
return createFragment([
createComponentVNode(Comp, null, null),
createElmentVNode('div',null, [
createElmentVNode('span', null, null)
])
])
}
SSR optimize
- SSR时采用字符串拼接,不创建vnode。
//编译前
<template>
<div>
<p class="foo">
{{msg}}
</p>
<comp/
</div>
</template>
//编译后
render(){
return h('div', [
this.ssrString(
`<p class="foo">`
+ this.msg
+ '</p>'
),
h(comp)
])
}
Inline handler
- 缓存dom上的event handler,避免重复创建。
// 编译前
<div @click="count++"></div>
// 编译后
import {getBoundMethod} from 'vue'
function __fn1(){
this.count++
}
render(){
return h('div',{
onClick:getBoundMethod(__fn1,this)
})
}
Vue3变更
Proxy Reactive State
- Vue3改用Proxy去生成响应式对象
- Vue1/2中遍历和递归所有data中的属性去生成响应式对象
- Vue3中改为仅在get获取这个属性的时候才去生成响应式对象,延迟了响应式对象生成,加快了首屏渲染速度。
// Vue1/2中的做法
function walk(data){
Object.keys(data).foreach(key => {
defineReactive(data, key, data[key])
//对象递归调用walk
walk(data[key])
})
}
// Vue3中的做法
function reactive(target){
let observerd = new Proxy(target, {
get(target, key, receiver){
let result = Reflect.get(target, key, receiver)
//只有在取对象子属性的时候才递归
reactive(result)
return result
},
set(target, key, value, receiver) {
let oldValue = target[key]
if (value == oldValue)
return
let result = Reflect.set(target, key, value, receiver)
return result;
}
})
return observerd
}
Composition API
- Vue2中,代码根据数据、方法、计算属性等进行分块,导致可能同一个业务功能的代码需要反复上下地跳着去看。
- 虽然有Mixin,但业务和业务之间的关系,包括命名空间都会出现一定问题。
- Vue3中引入Composition API使得开发者可以根据业务将代码分块,按需引入响应式对象、watch、生命周期钩子等各种属性,使用方法类似React Hooks,使得开发者更灵活地开发。
- 详情见Vue3中文文档 - vuejs (vue3js.cn)
Vue2
export default {
data() {
return {
counter: 0
}
},
watch: {
counter(newValue, oldValue) {
console.log('The new counter value is: ' + this.counter)
}
}
}
Vue3
import { ref, watch } from 'vue'
const counter = ref(0)
watch(counter, (newValue, oldValue) => {
console.log('The new counter value is: ' + counter.value)
})
Why use Composition API
- mixin、hoc、composition api都是为了解决代码复用的问题。但是mixin、hoc过于灵活没有规范,导致开发人员容易写出零散、难以维护的逻辑。
- Compostion API规避了mixin、hoc存在的缺陷,提供固定的编程模式->函数组合,对各模块解耦使得更优雅、更容易地去组合复用。
- 以组件状态为例,传统写法所有state都在一个component,杂糅在一起,语义化不强,compostion api使得state按照不同的逻辑分离出来,抽象出状态层组件。
const Foo = {
template:'#modal',
mixins:[Mixin1, Mixin2],
methods:{
click(){
this.sendLog()
}
},
components:{
appChild:Child
}
}
- 看完以上代码会发现以下问题
- sendLog到底来自哪个Mixin
- mixin1,mixin2之间有没有逻辑关系
- mixin1,mixin2如果都注入了sendLog使用哪个
- 如果使用hoc的方式,hoc增加了两个组件实例消耗,多了两次diff。
- 再来多几个mixin,这个组件更难维护。
- 明显地体现了Composition API的好处
Time Slicing
- Vue3最开始实现了这个特性,不过后面移除了
- 原因总结为以下两条
- 基于响应式原理及AOT编译优化,相比react而言vue vdom diff具有很高的效率
- Time Slicing只在一些极端情况下有明显作用,引入会降低vdom diff效率,阻塞UI渲染,收益不大。
按需引入、支持treeshaking
- Vue各模块(响应式、SSR、runtime等)的解耦,可按需引入。
Vue vs React
相同点
- 基于MVVM思想:响应式数据驱动试图更新
- 提供组件化的解决方案
- 跨端:基于vdom的渲染引擎
核心差异
- 定位
- React是一个Library,只专注于state到view的映射,状态、路由、动画等解决方案均来自于社区。
- Vue是一个渐进式Framework,设计之初考虑开发者可能面临的问题,官方提供路由、状态管理、动画、插件等比较齐全的解决方案,不强制使用,譬如模块机制、依赖注入,可以通过插件机制很好和社区方案集成。
- Library,职责范围小,开发效率低,需借助外力,但是易于扩展。对维护团队而言,保持版本间兼容成本较低。更容易集中精力专注于核心变更。
- Framework,职责范围大,开发效率高,内置一套解决方案,扩展程度低。对维护团队而言,保持版本间兼容成本较高。
- 渲染引擎
- Vue进行数据拦截/代理,它对侦测数据的变化更准确,改变了多少数据,就触发多少更新多少。
- React setState触发局部整体刷新,没有追踪数据变更,做到精确更新,所以提供给开发者shouldComponentUpdate去除一些不必要的更新。
- 基于这个响应式设计,间接影响了核心架构的Composition API、React Hooks的实现。
- 模板DSL
- Vue template语法更接近html,静态表达能力很强,基于声明式的能力,更方便做AOT编译优化。
- JSX语法可以认为是JS基础上又增加了对html的支持,本质还是命令式变成。静态表达能力偏弱,导致优化信息不足,无法很好地做静态编译。
原文链接:Vue的前世今生
常见问题FAQ
- 免费下载或者VIP会员专享资源能否直接商用?
- 本站所有资源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,这里所提供资源均只能用于参考学习用,请勿直接商用。若由于商用引起版权纠纷,一切责任均由使用者承担。更多说明请参考 VIP介绍。
- 提示下载完但解压或打开不了?
- 找不到素材资源介绍文章里的示例图片?
- 模板不会安装或需要功能定制以及二次开发?
发表评论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